我超蚌的_第75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75章 (第4/4页)

如果换做你们,会告诉患者隔壁是在做手术吗5?”

    教室里的学生嘻嘻笑,“不会,我们就说自己其实是装修工。”

    祯珠:“......”

    禹大教授侃侃而谈,从自己当年的学习备考,说到求学和临床实习时的趣闻,最后又神奇地把话题扯回到数字化骨科技术的发展。

    初时顾着起哄要考试重点的孩子们,注意力都被教授带跑了。

    禹白溪讲述自己出生于中医骨伤科世家,在德国拿到医师证后却决定回国重新开始。

    德国医学没有本科和硕士的区别,而是分为三个阶段:

    临床前、学习各种基础课程,通过第一医师资格考试;

    临床阶段有六个临床学期,接着参加第二次医师资格考试;

    最后一年的临床实习,再参加第三次医师资格考试6。

    “中国骨科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,20世纪初西医骨科在我国开始萌芽,192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成立我国第一个西医骨科专业组,1937年中华医学会总会在上海成立骨科小组,中国骨科开始了新思潮中的一次次追逐7,而在座的各位,你们,就是里面的弄潮儿、未来的领军者。”

    猛灌一大碗鸡汤,瞬间燃起了学生们的热血和斗志。

    lt;ahref=title=target=_bnkgt;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